纵观汽车座舱的发展历史,汽车制造商在座舱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止,座舱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阶段的各种需求。近期,J.D.Power对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座舱和前瞻技术的深入解读,发现当前的智能座舱呈现七大趋势。
趋势一:多屏VS少屏,分歧造就特色
屏幕使用方面,呈现出多屏VS少屏的不同策略。一方面,智能座舱显示屏呈现多屏化和大屏化的趋势,座舱显示屏的数量不断增加,仪表屏、中控屏、副驾屏、后排屏等逐渐在各大车型上搭载,多屏化成为部分厂家打造产品竞争力的发力点之一。在屏幕数量增加的同时,屏幕尺寸也是不断增加,副驾屏和后排屏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和丰富了智能座舱的娱乐属性。
另一方面,部分厂家在屏幕的使用上较为克制,不仅没有增加额外的屏幕,也没有一味追求屏幕尺寸。取而代之的是,将重心放在如何让屏幕与座舱整体相融合, 产生更好的设计感,为消费者带来更豪华和更舒适的感觉。分歧造就特色,竞争推动进步,不同理念的碰撞能够让智能座舱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趋势二:HUD颠覆行车仪表
早在1988年,通用就首次在其产品上使用了HUD技术,但是因为技术的限制,早期HUD由于显示效果差、成本高等多种原因,车载HUD系统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归功于技术的突飞猛进,近年来HUD从早期借助透明树脂玻璃板的C-HUD到使用部分挡风玻璃的W-HUD,再到AR-HUD,HUD功能产生了本质的变化。
AR-HUD正在逐渐进入市场,形成新的交互手段,成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AR-HUD拥有更大的视角,更远的成像距离,更大的显示尺寸,可以将虚拟图像和现实路况融合到一起,将导航路况及时显示在挡风玻璃并与路面进行融合,将路面上其它车辆的虚拟影像结合到导航路况上从而进一步增加车辆的安全性,AR-HUD可以将传统仪表信息全面复制到挡风玻璃,从而使得取消 / 减小行车仪表成为可能,让座舱的设计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