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紫外发光二极管(deep-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 DUV-LED)具有环保无汞、寿命长、功耗低、响应快、结构轻巧等诸多优势。近年来,深紫外LED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光效和可靠性不断提高,这一方面得益于芯片制造过程中氮化物材料外延和掺杂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归功于深紫外LED封装技术的发展。但是与波长较长的近紫外和蓝光LED相比,深紫外LED的光效和可靠性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近日,玻璃展了解到,华中科技大学彭洋博士、陈明祥教授和罗小兵教授在《发光学报》(EI、核心期刊)发表了题为“深紫外LED封装技术现状与展望”的综述文章。该综述重点对深紫外LED封装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封装材料选择、封装结构设计、封装工艺优化、反射光损耗抑制以及有效热管理,同时从提高光效与器件可靠性角度阐述了深紫外LED封装的新研究进展,并对后续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1 引言
深紫外LED在杀菌消毒、生化检测、医疗健康、隐秘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杀菌消毒领域,深紫外LED主要利用高能量紫外线照射微生物并破坏核酸结构,从而达到微生物灭活的目的。相对于传统杀菌消毒技术,深紫外LED具有杀菌效率高、适用性强、无化学污染物、操作简单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空气、水体和物体表面消杀。近期,随着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深紫外LED消毒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消灭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已用于公共场所、交通工具、个人防护等领域,为遏制新冠病毒传播提供了科技支撑。